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锚定党建引领“定盘星”,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试金石。
自2025年8月21日起,我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淹积水、山体滑坡、道路坍塌等地质灾害,群众相关诉求较为集中。市政府办公室第六党支部牵头,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防汛救灾工作部署,严格按照应急响应机制要求,迅速开展事项受理、转办、联动等工作,全力保障群众诉求渠道畅通、处置及时。8月21—24日市12345热线共受理关于强降雨方面相关诉求335件。其中,首接即办164件,占比48.96%;转派承办部门办理171件,占比51.04%。
本次汛期险情主要集中在富民县(占受理量的30.45%)、官渡区(占受理量的24.48%),以淹积水、地质灾害类、财产损失类、人员安置问题为主。第六党支部党员干部严格执行“首接即办、未诉先办、协同联动、提级办理”机制,对紧急诉求实时动态监测、分析研判,快速响应处置。第六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与市政府总值班室、秘书处室和承办单位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保持高效协同联动,重要情况报市政府分管领导知悉,形成“接诉即办、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闭环。同时,严格坚持日报机制,聚焦苗头性、倾向性、风险性诉求“弱信号”,加强分析研判,为市政府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期灾害,党员干部闻“汛”而动,为守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第六党支部以党员先行,部门协同为抓手,打通了汛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8月22日8时,市12345热线接市民反映“由于持续降雨,富民县赤鹫镇赤鹫大村后山山体滑坡,导致泥沙流入村民家中,房屋受损”。接诉后紧急联动并预警富民县人民政府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办理处置,11时已将受困人员紧急转移至安全地带。8月22日13时,市12345热线接市民反映“寻甸县柯渡镇乐朗村委会三井水村因暴雨导致3名人员被困房顶”。接诉后紧急联动并预警寻甸县人民政府、119消防救援中心、110指挥中心、市水务局和市应急局办理处置。14时被困3人已得获救,无人员伤亡。用实际行动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搭建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下一步,市政府办公室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完善闭环机制、提升服务质效,听民声、畅民意、解民忧、纾民困,汇聚党建之力、回应民生之盼,始终保持应急状态,持续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和群众诉求,尤其加强对重复反映、风险未消除问题的跟踪回访和督促落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撰稿人:唐朝云
核稿人:包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