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应急处突和协同作战能力,有效推动办案安全理念和工作要求落实在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昆明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上示下、以点带面、以练代战,在全市全覆盖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截至目前,共组织17期1264人参加培训,252人通过培训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为生命安全、办案安全多加一道保障。
一、 以上示下,全面铺开应急救护培训。
昆明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在各州(市)纪委监委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工作方案》,分管副书记带头研究制定《昆明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以切实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应急救护能力为重点,按照拟定计划、全面推进、总结评估三个阶段,全覆盖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市纪委监委与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资质的昆明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充分沟通、多轮对接,精心设计兼顾应急救护知识学习和应急救护基本技能实操的培训方案,将培训方案向县(市)区纪委监委公开,提供培训课程设置、培训专业团队参考。同时,为兼顾各县(市)区差异化的基础条件、财政状况和共性化的学习需求,在征集培训团队需求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请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中心对自主培训的县(市)区进行方案指导,对有培训团队需求的统筹培训时间表,下派团队开展培训,确保全市上下一致、有序推进。
二、 以点带面,分块教学提升急救能力。
为了使培训更具实用性,培训分为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性培训和应急救护员取证培训。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性培训,采取理论教学,课程内容包括心肺复苏、AED(简易心脏除颤仪)的使用,对外伤后伤情检查、创伤止血、包扎、固定、伤员搬运等情况的处理,对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突发事件(火灾、地震等)中的防灾避险和现场救护等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等,帮助干部职工树立“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应急意识,积极主动学习急救知识。红十字应急救护员取证培训分为理论教学、实际操作和考核,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在4学时的理论教学基础上,1名授课老师对20名学员开展实操培训,对心肺复苏术和绷带、三角巾的包扎进行练习。实操课程结束后,授课老师对参训学员一对一考核,考核通过学员领取红十字会颁发的《红十字救护员证》。通过培训,确保干部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会急救、敢急救,为生命安全、办案安全多加一道保障。
三、 以练为战,实战演练筑牢安全保障。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设计培训课程内容和组织方式,进一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守牢办案安全底线。比如,市纪委监委机关各部门、各派驻(出)机构及市委巡察机构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普及培训掌握基本知识,每个部门安排不少于1名同志参加应急救护员取证培训,掌握实操技能,确保遇到紧急情况时,在部门半径内能够快速反应、准确施救,实现有效自救、互救,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护航”。又如,西山区纪委监委应急救护培训采用理论讲解和现场模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安排8学时的培训学习,全面讲解应急救护知识,针对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等现场急救要点和操作技能进行重点讲解,示范操作不同部位伤患处现场包扎技术、骨折固定方法,提高现场“第一目击者”急救处置能力。
撰稿:高颖
审核:柴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