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聚焦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认真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模范机关创建,以“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为基本方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落实到位,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有力促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对标先进争一流。坚持对标校能,进一步树牢看齐意识,坚持向上对标、向先进对标,不断校正思路、提升效能。一是政治对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大“四个机关”定位和要求,全面加强机关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及时召开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会议,针对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综合反馈意见制定6条具体措施,大力推进“清廉人大常委会机关”建设。年初至今共组织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8次,机关党组会议8次,集体学习20余次。二是业务对标。对标“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求,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成修订《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废止《昆明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工作,《昆明市文明观赏红嘴鸥的规定》通过一审,确保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对标“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要求,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1项,组织开展执法检查2项、专题调研视察30余次,开展专题询问1次、满意度测评1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推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标“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求,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组织开展昆明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排名竞赛,密切联系代表和人民群众,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对年内414件代表建议进行了交办,努力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三是作风对标。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大力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破除“中层梗阻”,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明确“谁来做、怎么做、何时做、按什么标准做、什么时候完成、达到什么效果”等问题。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发文、会议计划,持续开展为基层减负工作。按照“当好排头兵”要求,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制定下发《昆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经过反复调研、考察、研究,识别出“实干家”2名,被选树为市直机关“实干先锋”。
明确任务有行动。坚持凝心聚力,提升思想认识,整合力量,找准载体,以争先精神切实提升效能。一是思想引领。坚决落实省委、市委要求,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认真组织党支部开展争当“实干家”、整治“太平官”学习讨论16次,党员个人检视查摆问题100余条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不断强化机关党员干部实干意识和效率意识,激发机关党员服务大局、为民服务能力的提升。营造实干氛围,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30余条次,编发工作交流信息10篇,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1200余条;拍摄“学习党的二十大、争当实干家”宣传微视频,被市直机关工委推送在“学习强国APP”上进行展播,组织党员参加“六个春城·我们在行动”演讲比赛并获得优秀奖。二是主题实践。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市委“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要求,将强思想、改作风、提效能措施落实到机关党建中。开展“思想破冰”“理念迭代”“改进方法”“作风转变”“对标争创”“效能竞赛”六个专项活动,在机关形成对标追赶、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3年为一个周期,进行中长期规划,制定出台“对标先进 争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措施,明确政治上对标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市委办公室,党建上对标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业务上对标福州市人大、南京市人大和成都市人大,加快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党建业务互促共进。三是创先争优。坚持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转化为创先争优的能量,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机关连续五届蝉联省级文明单位,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称号。积极开展“两优一先”评选,机关创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1个、省级离退休示范党支部2个、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春城先锋”示范党支部1个、“五星级党支部”3个、“四星级党支部”1个。
党建引领出实招。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实干赋能,践行“三个工作法”,以担当实干的精神为机关工作赋能。一是践行项目工作法担实责任。将明晰责任放在工作落实的首位,细化分解党建责任,推动党建压力传导到位,以责任制的落实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坚持月工作例会制度,实行清单制管理,制定重点工作清单、基层党建任务清单、支部书记责任清单,以精细化、体系化、项目化管理推进各项工作。注重灵活多样、务求实效,不断总结提升,健全带动机制、推动机制、联动机制,形成“高位统筹、示范引领、环环相扣、形成合力”的责任工作法,“润物无声、全面交融、文化助推、特色推进”的推动工作法,“明晰框架、注重实招、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系统工作法,“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考核工作法。二是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抓实干。坚持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线意识”,创造性发挥立法、监督、代表等职能职责,推动人大工作干在一线、取得成效。坚持立法在基层,认真抓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坚持监督在一线,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项目推进、营商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乡村振兴等工作监督力度,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按照市委工作安排,由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挂帅生物医药产业链链长,推动全市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链发展。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截止目前,两级党组办实事15件,党员办实事150余件,帮助身边群众办实事、解民忧。充分发挥代表在前线作用,深化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在全市已建成代表工作站1146个、专业代表工作站50个,创新活动主题,强化服务保障,汇聚民智与力量。三是践行典型引路法创先争优。全力创建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昆明片区基层党建现场教学精品路线教学点,在全省人大系统和市级机关单位形成示范,今年已接待15批次700多人次学习考察。按照“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要求,推动后进赶先进、中间争先进、先进更前进。邀请省市先进人物和身边典型讲述先进事迹,围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为民服务和好学上进等,选树一批身边典型,培育机关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鼓励工作创新,每年对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的工作进行通报表彰,对“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活动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形成了机关党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预算联网监督、立法研究中心建设等一系列典型案例,机关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取得实效。
供稿:郑泽林
审核:彭华芳、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