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

争当排头兵 聚众智促发展——昆明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精心组织开展“我为昆明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和“昆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2-09-16 文章来源:昆明市机关党建网
字号:[ ]

今年以来,为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昆明市政府研究室创新举措,充分践行决策咨询工作“聚众智、促发展”的工作宗旨,与昆明报业集团开展合作,在《昆明日报》、《都市时报》、“掌上春城”、新华网、人民网等线上线下媒体上开展“我为昆明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截至目前,征集到来自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人士的259篇作品,这些作品聚焦昆明当好“六个方面”排头兵所涉及的相关领域,从不同角度为促进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建言献策,提出了宝贵的“金点子”,经市政府研究室组织专家评审组,优中选优,高标准评选出23篇优秀作品。

9月8日,市政府研究室结合昆明2022年“政府开放月”活动,邀请报名参加“政府开放月”的市民代表、“我为昆明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优秀作品作者代表,以及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举办“昆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进一步为昆明当好全省排头兵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图片1

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郭志宏表示,2022年以来,市政府研究室深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认真践行“决策咨询当参谋、以文辅政做先锋”的工作理念,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制定了产业强市、招商落地两难、项目推进等7个方面课题指南,广泛征集课题,高质量立项推进45项重点决策咨询课题。其中,汇集各行各业专家、学者的智慧服务昆明发展,于今年5月开展的“我为昆明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郭志宏同志表示,昆明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举办昆明2022年“政府开放月”活动“我为昆明发展献良策”座谈会,就是让市民群众多渠道、多方位了解市政府研究室工作情况,打通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进一步聚集智慧,听取“我为昆明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优秀作品作者建议,更好地服务于昆明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向参与座谈的各位专家、学者,市民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也对参与本次征文活动的所有作者和一直关心、关注市政府研究室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

会上,8名优秀征文作品作者畅所欲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昆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问题看得准、建议提得实,都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图片2

图片3

云南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黎晟沅提出,科技和教育是昆明持续强劲发展的重要资源,应深化科教融合,实施科教兴市。以呈贡大学城为核心区,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联动,重点打造“环大学城知识经济圈”,辐射带动高校周边区域形成若干个产值规模达到千亿级的创新创业集群,推动科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

图片4

昆明市医保局闫晓陵提出通过调整完善“春城惠民保”项目,进一步促进医药企业健康发展,吸引相关企业落地昆明。政府指导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其商业保险的优势,引导其逐步扩大对非医保目录内特药保障范围,在进一步解决群众自付医疗费用问题的同时,为该部分药品的正常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促进相关药企的健康发展,为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图片5

昆明市儿童医院医师蒋鸿超呼吁各级政府,长期持续财政稳定支持并实施针对儿科临床医师的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依托国家重点专科平台探索构建云南省儿童研究型临床医师培养体系,推进其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我省我市培养一支临床能力过硬,同时具备较好儿科重大疾病研究能力的医师队伍,造福800万云南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将促进儿童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图片6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孙莉芬提出高精准开展交通畅通提升行动,提升交通运行环境。从公交扩容、公交提速、公交运行瓶颈打通、公交接驳改善、公交路权保障等方面,力求通过提升公交吸引力,提高道路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以“公交车速稳提高,轨道运力再拓展,路网车速保平稳,交通执法更严格,交通文明新提升”为主攻方向,打造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交通治理体系,进一步丰富交通治理方式方法。

图片7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磊建议昆明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与在昆高校就业创业中心对接,实现高质量创业孵化项目顺利进入昆明市场。经过严格筛选每年顺利进入昆明市场的成熟创业孵化项目,可以为建设现代化昆明经济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有力支持了在昆高校建设,有力扶持了具有创业和商业能力的学生,进而可以激发起越来越多的优秀老师和学生加入到昆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行列中。

图片8

西南林业大学教师杜春燕建议建构昆明高校科普网络,建设具有高校底蕴、昆明特色、国家影响力的大学博物馆群。在“双减”背景下,一些高校博物馆可以与附属中小学积极对接,提供第二课堂服务,设计自成体系的科普课程,此举既能提高博物馆的使用效率,也能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科普教育,提升了昆明公民素养,增进民生福祉。

图片9

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五华分中心杨东炜提出利用好西南联大文化遗存,有助于昆明发展加强弱项、彰显特色。与西南联大有关的学术研究,研究方向还可以更多元、更接近昆明实际。西南联大作为教育类文化遗存,有助于昆明市打造新的文化IP,发展高质量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内涵,间接增进民生福祉。以西南联大助力昆明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昆明“一枝独秀”,而是全省在昆明的带领下,各地州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图片10

同济大学学生石昊宇建议增强便民服务和基层政权建设,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昆明市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尤其在于同市民个体和小微企业直接接触的基层机构和便民服务中心方面。简单来说,昆明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的改善不能止之于大企业和重点项目,更不能止之于台账和数据,应让市民和占市场主体中更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图片11

市民代表阿里巴巴集团云南有限公司王昀鹏建议可以举行更多这样的座谈会,给企业提供一些机会,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当中。


供稿:罗林麟、徐平仙

审核:陈建华

昆明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Copyright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4号

单位名称: 中共昆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电话:(0871)63138891、63135586 邮编:650506

备案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技术支持制作: 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