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切实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改进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效果,全力打造高效便利的“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高地,昆明市营商环境办于2022年5月11日印发《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工作的通知》,并率先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工作。
体验人员全涵盖。全市营商环境各指标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行政审批单位、行政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都要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从查询办事指南开始到事项办理完毕全过程走流程,全面诊断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按“体验一个、解决一个、优化一个”的原则,推动事项、环节、材料、时限、费用等再优化。
体验范围全覆盖。年内各单位“一把手”走流程要覆盖本部门全部事项。对于审批服务重要时间节点、群众投诉集中问题,要立即进行“走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整改,切实解决问题。对重点项目审批、委托下放事项等,要实行跟踪“走流程”。
体验方式全角度。“一把手”可以选择四种走流程的方式。一是亲身办。以自己为申请人,亲自办理具体事项,体验企业和群众办事感受。对于没有具体办事需求的,可以虚拟事项,进行模拟体验,并跑完整个办事流程。二是帮代办。收集了解企业和群众待办事项,经授权委托,代表企业或群众办理具体事项。三是陪同办。与企业办事人员或群众一道,全程参与查看办事指南、准备材料、填写表格、窗口办理等环节,听取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的意见。四是网上(掌上)办。登录“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和“一部手机办事通”,从注册登录开始全流程体验,开展线上(掌上)体验办理。
体验内容全方位。“一把手”走流程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重点体验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办事流程。依托云南省政务服务平台办事指南,重点“走”办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跑动次数等“流程”,关键看是否操作简便、合理优化,是否有提升空间,是否“全程网办”等。二是配套服务。重点“走”热线服务、网上查询、咨询引导、服务指南、办事秩序、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表格设置、自助办理和投诉监督等要素“流程”,看是否简明易懂、利民便民。三是证明材料。重点“走”证明依据、设置必要和证明获得“流程”,看是否有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共享等手段简化证明事项,减少证明材料,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减证便民。四是办事效率。重点看“一站式审批”、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审批,加快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简化和互联网化,精简整合审批环节,再造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承诺时限,清理审批中是否存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未进”、“体外循环”、“隐性审批”等行为。五是办事满意度。重点看线上线下办事实际办理时间、办理深度、材料提交数量和要求是否与线上、线下办事指南公布的内容一致;线上线下办事过程中证照、材料是否可免提交或复用的情况;线上线下是否对同类材料精简归类,减少材料申报填报数;对于事项办理的咨询投诉处理、政务服务“好差评”情况。六是纪律作风。重点看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看责任是否明确,人员是否到位,业务是否熟悉,态度是否端正,服务是否热情,是否存在违法违纪情况等。
体验整改全跟踪。市营商环境办将在定期收集汇总工作情况的基础上,不定期开展工作督导,针对走流程发现的问题,对各相关单位负责人牵头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和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等情况进行跟踪,实现“边体验”、“边查找”、“边整改”,着力推动流程再造、服务更优、执法更规范。
截止目前,市营商环境办领导已带头先后到呈贡区、西山区、市法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方电网智慧能源厅、昆仑燃气客户服务中心、通用水务客户服务中心等8个点位,开展政务服务、执行合同、开办企业、纳税、获得用电、获得用气、获得用水等事项“一把手”走流程活动,同期开展“营商环境会客厅”活动1期,召开市场主体座谈会3场次,收集市场主体反映问题34个,已解决22个,正在交办督办12个。
供稿:韩燕秋
审核:何 珺
(昆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