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关于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的工作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三个工作法”为抓手,以“六个专题活动”为重点,提振精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提升效能,在比学赶超中激发干劲、奋发攻坚、争创一流,为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贡献人大力量。
一、 开展“思想破冰”专题活动。一是全面开展“大学习”。围绕人大职能职责的发挥和“开展大竞赛、打好经济工作翻身仗,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奋力谱写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要求,组织全市人大系统干部再开展专题研讨班,组织两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围绕中央、省、市工作安排,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要求,立足人大履职实践、围绕人大工作实际,举办机关大讲堂。围绕健全代表依法履职培训制度,制定本届和年度培训计划,开展履职培训和专题培训,推动代表学习培训“全覆盖”与“精准化”相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围绕各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围绕“六个方面”当好排头兵的重要部署,立足支部品牌、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学习。二是广泛开展“大讨论”。围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主题,两级党组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撰写心得体会、会上发言讨论、调研成果分享等方式,开展大讨论;各专(工)委(室)围绕各自工作实际,通过部门研讨等方式,组织专门委员会委员、人大代表、部门干部职工开展大讨论;各党支部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大讨论。组织市人大代表结合每季度代表小组活动、各级驻站代表依托代表活动阵地开展大讨论。
二、 开展“理念迭代”专题活动。一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到挂钩联系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自贸区昆明片区和单位,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调研、破解难题。机关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开展调研督查。组织市人大代表每季度开展调研视察活动,结合河长制督察、营商环境和乡村振兴促进法执法检查、安全生产和垃圾分类立法、市政府10件惠民实事落实情况工作评议等年度重点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坚持每月召开重点工作等调度会,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深入开展专题研究。围绕“六个方面”当好排头兵的重要部署,由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分别牵头,结合本人、分管部门调研工作确定研究主题,充分调动专业代表小组、专门委员会委员及领域专家等力量共同参与,进一步深入研究,形成高质量课题成果。
三、 开展“改进方法”专题活动。一是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工作标准等,形成任务部署、推进实施、考评验收的工作闭环。科学确定年度工作任务,对每年度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重点工作分领域、分条块、分层次打包立项、分解任务、分级管理。认真制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年度工作流程及任务分解清单,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履行重点工作项目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协调、亲自推动,定期调度、全程跟进。二是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机关干部走出办公室,沉到一线,更加精准地服务一线、服务代表、服务人民,在基层一线解难题、促发展,在一线掌握社情民意,在一线推动工作落实。加强基层人大工作调研指导,从组织、制度、保障等方面推动基层人大强化职能。坚持在一线解决问题,以督办代表重点建议、执法检查、调查研究等为重要抓手,持续加强民生领域工作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大力推行“典型引路法”。加大发现培育典型、总结宣传典型、大力推广典型工作力度,形成学典型、争一流,当典型、创佳绩的良好氛围,通过示范引领、比学赶超,推动昆明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加强学习借鉴和寻标对标,对标上级部门和省会城市人大先进经验,在《昆明人大》杂志、《昆明人大信息》内刊及“昆明人大”微信公众号上设立“他山之石”栏目,结合寻标对标情况,定期刊登各地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坚持每次常委会会议召开1次列席会议的基层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对常委会自身建设、做好人大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选树人大代表先进典型,充分激发人大代表履职活力。
四、 开展“作风转变”专题活动。一是着眼制度流程推动作风转变。加强制度建设、精简工作流程,构建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关系顺畅、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流程体系。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发文、会议计划,减少临时性发文、开会,少发文、发短文、发管用的文,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持续开展为基层减负工作,打造示范引领的模范机关,通过进一步推动作风转变,为人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着眼队伍建设促进作风转变。扎实做好人大代表队伍学习培训、联系服务等基础工作,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促进作风持续转变。围绕“好干部”标准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锤炼过硬政治素质,强化务实担当作风。三是着眼平台载体助力作风转变。巩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成果,规范代表活动阵地运行机制,深化示范点创建和管理,探索建立专业代表工作站,继续推进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信息系统综合管理服务,发挥代表活动阵地“市级示范点”的引领作用,为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供重要平台。持续更新完善机关党建长廊“六区六室”,根据实际补充完善相关硬件,提升相关载体。强化宣传载体打造,办好《昆明人大》杂志和昆明人大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强化信息化支撑,加快推进“智慧人大”建设,推动人大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五、 开展“对标争创”专题活动。一是党建引领对标创标。以党建为引领,对标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制定工作方案,在机关建设、党务工作、党建带群建、党建业务融合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追赶。三是聚焦职能对标创标。聚焦人大职能职权,各专(工)委分别在全国人大系统范围内(重点是省会城市人大)明确一个标杆部门,结成对子、建立沟通渠道,自行确定追赶指标,全面对标先进、争创一流。四是业务导向对标创标。以业务工作为导向,常委会办公室各处室在全省范围内各明确一个标杆处室,重点围绕内部运行、绩效管理等方面确定指标进行学习追赶。
六、 开展“效能竞赛”专题活动。一是依托党建党务开展“效能竞赛”。组织机关各党支部依托云岭先锋APP“活跃度”排名、干部在线学习积分排名、支部园地互评等活动载体开展“支部工作目标竞赛”。机关党委、各党支部组织党员依托学习强国APP积分排名、红星评选等活动载体开展“党员之星排名竞赛”。二是着眼基础知识开展“效能竞赛”。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围绕公文处理、法律知识、计算机操作、国情省情市情认识等主题,采取知识竞赛、现场操作、抢答比赛等方式,分别开展1次“业务比武”活动。三是挖掘部门特色开展“效能竞赛”。围绕“六个方面”当好排头兵的重要部署,各专(工)委年内至少组织本委员会委员和本部门干部职工开展1次知识竞赛。四是发挥代表作用开展“效能竞赛”。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力度,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在市人大各专(工)委中开展年度代表建议督办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研究确定代表活动阵地“活跃度指标”,依托信息系统统计排名,按每月、每季度、每年等时间段开展“代表活动阵地排名竞赛”。五是推动“效能竞赛”结果运用。按季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并分类确定分值权重,把考核激励的压力传导到每个部门并贯穿全年。建立健全在竞赛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机制,对成绩优异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在评先评优、职务职级晋升方面优先安排。对未完成目标任务且成绩排名靠后的集体或个人进行约谈提醒,对工作懈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干部坚决调整岗位,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供稿:郑泽林
审核:彭华芳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