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县税务局党委创新模范机关创建活动载体,扎实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形成“内强税收干部业务素质,外树良好税务形象,全力推进队伍素质提升”的工作格局。
一、 以过硬党建工作引领全局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税务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党建带业务、强队伍、提素质,为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是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出实招。建立“党委领导、学用结合、党建引领、制度保障、责任落实、监督考核”六个体系,抓牢党委主体责任,抓细支部活动,抓实党小组“前沿阵地”建设,抓深党员干部管理,统筹推进税务系统党建持续取得显著成效。制定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制度》等30项党建工作制度,确定责任部门(人),落实部门(人)和完成时限,以制度建设引领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将党员活动阵地与阅览室、会议室等场所统筹规划,融入党史、廉政、党建、税收、文化等元素,充分发挥“一室多功能”的整体综合效能。将劳务派遣人员纳入党员发展培养计划,1名被培养成党员,2名纳入发展对象并实行“一对一”帮带。
二是在业务融合上抓示范、创特色。秉持“围绕税收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税收”理念,深入推进“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行动,推动党建与税收业务同频共振、互融互促。打造“融创先锋”党建品牌。立足于税务工作的业务实际,紧紧围绕部门中心业务,实现纳税、减税、依法治税、文明创建等八个方面有机融合;以创一流支部、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核心内容,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让党建+出发展业绩,让党员带出“税务先锋”,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真正引领发展的战斗堡垒。打造政治型支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制定下发《政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局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担当。打造业务型支部。将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员干部“下派”到减税降费、窗口服务、复工复产一线,加大轮岗交流力度,让更多的干部业务在一线历练,业绩在一线体现。打造学习型支部。成立中青年干部读书班,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任务”,始终对“国之大者”铭于心、对“为民服务”敏于行,鼓励税务干部以孜孜不倦的学习厚植理想信念,以躬身笃行的实践增长本领才干,以敢想敢干的闯劲在税收现代化新征程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
三是在体制机制上勤探索、走在前。充分发挥税务系统条块共管的优势,贯通与地方党委及其工作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开展常态化走访汇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在干部考察期间听取地方党委意见、主动实现考评结果互通等有益探索。通过局党委主抓支部、支部主抓党员、支部和部门岗责融合等方式,层层压实责任,有效传导压力,形成系统内共抓党建的合力。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贯穿于税收工作责任链条全过程,为推进改革发展和完成重点工作任务保驾护航。打通税务机关内部党建与纪检工作、人事工作、执法监督等七个环节,使内部事项配合不畅、条块协同不力、责任传导不实等复杂疑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二、 以一流业务工作促进发展
把争一流、促发展、抓落实作为使命,大力创建对党忠诚、运转高效、素质优良、担当作为的模范机关,推动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减税降费工作。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应知应会业务知识和技能为重点,切实提升党员干部政策领悟能力,形成“标准统一、流程统一、口径统一、操作统一”的工作要求,将党旗插在减税降费第一线,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减税降费重大部署落地落实的强大力量,做到了减税降费政策百分百享受。
二是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服务好市场主体,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共办理农行纳税e贷35户,为小微企业发展添动力。结合优化营商环境“五个一”专项行动,挑选辖区50户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适用不同政策,上门开展分类宣传、个别辅导、政策宣传,解决问题30余条。开展日常风险分析防控工作,针对电子专票领用开具、政策解读、风险管理等方面对纳税人宣传辅导,新办纳税人电子专票票种核定率、辅导率均为100%。
三是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为纳税人提供“足不出户”的缴费服务,不断提升“非接触式”办税比例。积极推进“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邮寄送、线上答”,网上办理税务登记率占全年税务登记户的99.5%,网络申报率达99.82%,发票“线上办理、线下配送”推广率达100%。
三、 以优良作风形象服务群众
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与解决干部作风顽疾相统筹,与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相融合,与有效解决纳税人“痛堵难”点问题相统筹,用实际行动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增强获得感。
一是下定决心,解决干部作风顽疾。加强纪委同派驻纪检监察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巩固完善作风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监督合力。开展现金税费票专项整治,集中倒查5年来作废税费票、作废发票,排除疑点数据;开展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私车公养、酒驾醉驾、纪律作风等专项整治6次;开展酒驾醉驾非职务犯罪、纪律作风问题等各类专项警示教育7次,开展重要节点、关键时段集体廉政谈话372人次;开展党章党规党纪集中学习活动12次。
二是服务贴心,解决纳税人“痛堵难”问题。聚焦办税“痛点”。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细化10项100条便民办税措施,实现13大类163个事项“最多跑一次”。实行“先办后审”,简化优化办税流程,设置补报缺失资料宽限期,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 瞄准办税“堵点”。实行办税厅窗口动态调整机制和疑难业务快速处理机制,将简单易办业务分流至绿色通道窗口或自助办税区快速办理。围绕融资“难点”,为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多家银行签订银税互动协议,受惠企业从过去的A级企业拓展到A、B、M级企业,切实为融资难题寻找解决途径。
三是细节用心,提高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制定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把业务办理量、工作纪律、工作质量、纳税人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并建立服务能力“每季一考”长效机制。实行“早行”制度,办税窗口提前30分钟开门,为偏远山区早到的纳税人,早开门,早办理;实行“午办”制度,午休期间有人值班、有人带班,确保纳税人即来即办。设置自助办税专区,做到24小时服务“不打烊”;实行“晚课”制度,利用工作日下午下班30分钟的时间,讲解一项业务操作,提高前台业务人员办税技能。
四是政策暖心,增大受益群体。强化“好差评”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做为办税大厅党支部党员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并按月进行通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内评价结果好评率为99.89%。开展支部联建活动。下辖的6党支部与村委会签订共建协议,引入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组织、种养殖业扶持等税收优惠政策,使挂钩村委会最大程度享受政策红利。制定“蹲企服务”方案。5个党支部对口联系100户企业,将税收营商环境评价纳入党组织、党员干部绩效评价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与党组织、党员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四、 以落实创建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坚持把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深入研究制定具体方案,认真搞好顶层设计,持续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推进工作落实。坚持分步推进、全程指导、逐项压实,保证创建活动环环相扣。广泛开展“模范机关怎么建、我为建设做什么”专题学习讨论,喊响“人人都是创建主体、人人代表税务形象”最强音,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二是分门别类制定清单,加强创建工作指导。制定《模范机关任务指标分解清单》,将任务指标细化为5大类(氛围营造、档案归档、亮点提炼、业务梳理、服务保障)30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具体要求、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聚焦创建目标、把握工作重点,倒排创建“工期”,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是化危为机抓好问题整改,持续提升风险意识。将落实总局巡视、省市局巡察以及审计、督查等问题精心布置、狠抓整改,全年共整改风险数据332条,上级巡察问题58项,做到聚焦问题、举一反三。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破解工作难题,以党支部为作战单元,以党员为作战主力,开展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中小微企业缓缴政策宣讲35场次,受益群众2000余人,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80件。
五、 以突出示范作用典型引路
通过典型引路、先锋开路,让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把“一花独放”转变为“百花齐放”,把“盆景”打造成“风景”,推动工作整体提升。
一是干部队伍品牌初步呈现。先后有税收执法责任制、文明单位建设、“模范机关”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地税系统乃至全国税务系统前列。县税务局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文明单位,连续十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续五年保持昆明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二是党员率先示范成效明显。党员创先争优氛围浓厚,各类人才层出不穷。近三年来,荣获省、市、县级各类个人荣誉45项,集体荣誉25项,其中,县税务局长荣获全国“百佳税务局长”。1名职工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及全国税务系统先进个人”。2名职工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职工名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5名职工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三是支部堡垒作用充分显现。局党委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县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县基层党建优秀单位”等荣誉,第一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全省税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示范党支部”并被国家税务总局下文表扬;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四星级”示范党支部;第三党支部被评为全市税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供稿:薛志刚
审核:胡名杰 陈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