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作风,就没有大发展。昆明市侨联围绕制约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比作风、拼干劲,“找”差距、“晒”成绩、“比”作为,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常态,让“比学赶超”成为侨联干部作风常态。
3月22日,市侨联召开动员会,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作风革命、全面加强效能建设的决策部署,拉开昆明市侨联“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的序幕。党组书记、主席尹朝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提出,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昆明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使命。省委、省政府要求昆明在产业强省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管理、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等方面当好排头兵,以省会之强带动全省之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的桥梁和纽带,昆明市侨联要在思想意识、工作作风、能力水平上实现“大提升”“大变革”,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斗志、比学赶超、争先创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
会议要求:
一是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在全市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热潮下,紧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进昆明市侨联作风革命、提升昆明市侨联履职效能,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和价值取向,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做好各项工作,为昆明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作出侨联的积极贡献。
二是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紧贴侨联实际抓好落实。
用好项目工作法。科学谋划2022年各项工作,研究重点工作项目,梳理明晰《昆明市侨联重点项目责任清单》,并将相关任务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实行班子成员领办推动、相关部室具体负责,构建“实施方案 项目清单 标准规范 结果评价”的工作推进模式,以“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推行一线工作法。结合“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推行以“三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方法:落实“主席接待日”制度,领导班子成员逢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五,轮班到庆云街“侨胞之家”接待群众来访;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1次,到基层一线现场办公;领导班子成员每半年深入基层开展主题宣讲1次。此外,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基层开展走访调研不少于60天,面对面与群众沟通交流,听取群众诉求,并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挂图作战,切实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和干部力量下沉,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在一线得到落实。
坚持典型引路法。对标省级部门、市级部门以及成都市侨联等兄弟单位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以典型引路为抓手,结合工作实际,打造具有昆明侨联特色的工作亮点。发挥“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品牌示范效应,全面深化侨联改革,做细做实“亲情中华”“昆明书屋”“寻根之旅”“侨爱心工程”“侨看昆明”等重点工作,深入挖掘昆明侨文化历史资源,深度涵养侨务资源,在建立健全服务侨界群众制度、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精准发力、做深做实。
三是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掀起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认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差距短板,着力解决好“差距怎么看、发展怎么办、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构建责任细化、统筹推进、立项督办、考核评价闭环体系,推动干事创业导向更加鲜明。
如何以“思想破冰”促“行动突围”?这是每个侨联干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当好排头兵”大讨论活动上,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干部结合侨联实际,找准昆明在全省侨联系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对标省委、市委对部分干部存在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认识、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认真剖析和查找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
同时,大家围绕侨联组织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加强党的建设、落实改革任务、服务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拓展海外联谊、参政议政、依法维护侨益、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谈认识、谈思考、谈措施、谈项目,深入思考分析,畅言观点思路,提出意见建议。
通过深入讨论,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发展信心,凝聚了奋进共识,将真正以“表率”和“标兵”来定位角色、衡量工作,在昆明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昆明侨联速度”,以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真抓实干的具体举措、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拟稿:陈 敏
审核:尹朝晖
(昆明市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