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昆明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职能职责因地制宜探索优化营商环境新做法,巧用“加减乘除”四项措施,全力破解市场主体准入、退出、发展中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一是加服务、加红利,答好便捷惠企的“加法”。昆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各银行延伸服务“触角”,企业可在银行网点申报登记与自助打印营业执照,实现“面对面”到“键对键”的无缝对接。目前,在全市共25个政务服务中心和23个银行网点配置48台自助打照机,为12.79万户市场主体自助打印营业执照27.19万张。今年7月,与全国同步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着力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和可预期性。在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推行“集群注册”登记、探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健全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推动昆明市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二是减时限、减费用,答好流程再造的“减法”。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持续推行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市场监管部门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大幅减少44.4%,企业开办时间从3天压缩到1天,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发放4枚印章和税务UKey。2021年以来,把企业设立、印章刊刻、社保登记、发票申领、公积金开户在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上整合为一个环节,实现“110”标准(即:一个环节审批、一天以内办结、零成本开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截至7月底,全市共为69539户市场主体发放免费印章282455枚,减免费用5238万元;为39748户企业免费发放税务Ukey,为企业节省费用2305万元。
三是数字化、智能化,答好智慧高效的“乘法”。通过运行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实现“登录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后台实时流转、即时回馈信息”的线上开办企业服务功能。去年,在全省首推通过电子营业执照进行企业法人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扩大了电子化登记适用范围,基本实现全类型全流程电子化登记。今年3月,在全省率先使用“云签名”、“刷脸认证”等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实现不见面审批、零跑腿办理,全市75%的企业和90%的个体户采取线上办理方式。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有7.8万户企业通过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提出企业设立申请,占全省总申报数的44%。共有1.8万户企业通过全程电子化提出变更、备案申请,3万户企业通过云签名共签署文件5.6万份,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零跑退,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市场主体。
四是通堵点、疏痛点,答好畅通退出的“除法”。在推进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化,降低退出门槛,让市场主体加速循环。通过推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上线网上注销服务专区等方式,有效破解企业注销“难点”“痛点”“赌点”问题。截至目前,全市29984户企业办理了简易注销登记,6517户企业通过网上注销专区申请了注销“一网服务”。今年还将推进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压缩简易注销公示时间(由原来的45天压缩为20日)、完善简易注销“全程网办”功能、配合推进国有“僵尸企业”退出等工作,持续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市场退出制度,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陈星宇
审核:顾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