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微党课/党史学习教育

市委编办“五个行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见效

发布时间:2021-07-30 文章来源:市委编办机关党总支
字号:[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编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结合主责主业、职能职责,以“五个行动”为载体,切实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党史教育与业务工作做到双融合双推进。

开展“检视问题”行动。一是抓好“找问题、解难题、补短板、促发展”专项行动要求,梳理了3项问题清单和1项短板弱项,党员个人制定了54项问题清单,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二是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针对我市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的问题,按程序研究提出我市15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管理机构清理规范方案,待省批复同意后实施,理顺体制机制,引导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壮大园区经济。三是聚焦省委编办和市委、市委编委关注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等问题,领导干部带头、干部全员参与,变“被动落实”为“主动服务”,每月到服务单位调研不少于5个工作日,每人完成不少于1篇调研文章,年内按计划梯次完成调研文章50余篇,为编委决策提供参考。

开展“规范管理”行动。一是以“三定”制定实施为抓手,制定印发了机构改革中未制定“三定”规定的10家政府工作部门及9家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三定”规定,推动“全覆盖”依规履职。二是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及评估工作,完成机构编制自评7家,实地评估2家,进一步推动把稀缺的机构编制资源用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关键环节用编需求,让它产生经济效益,为创造GDP服务。三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对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领导作用,出台农业和环境保护领域综合行政执法的《实施方案》,有序推进5个各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重点保障一线执法力量,有效提升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治理水平和成效。

开展“民生保障”行动。一是统筹基础教育资源,制定了《昆明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市级统筹跨区域动态调整暂行办法》,跨区域动态调整了事业编制428名用于基础教育学校编制保障,督促各县市区推进“县管校聘”工作,提升各县(市)区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建设,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保障,今年以来优化了7家事业单位编制机构设置,有力促进基础教育学校、公共卫生机构发展。三是健全党对乡村振兴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以市“两办”名义印发《昆明市调整扶贫工作机构设置方案》,重组昆明市乡村振兴局,完成市县两级乡村振兴工作机构挂牌,着眼于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开展“挖潜创新”行动。一是聚焦省委、省政府昆明现场办公会有关建设“国际大健康名城”和培育大健康产业要求,以市“两办”名义印发《昆明市人民政府大健康发展管理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并科学谋划市、县(市)区、开发(度假)区三级大健康工作机构设置,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工作在“六稳”“六保”任务中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三个统筹”,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加大跨区域调剂力度,市县两级共统筹编制2532名保障县级基础教育学校专项招聘用编,大力夯实全市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力量。三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力量,分配下达相关县(市)区司法行政系统政法专项编制,在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处加挂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部分县(市)区在司法局社区矫正科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有力推动平安昆明建设。

开展“优化服务”行动。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昆明市事业单位法人简易注销登记办法(试行)》,精减优化简易注销登记事项和流程,年内稳妥有序推进9家事业单位的简易注销登记工作,切实解决事业单位法人“注销难”问题,助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提质增效。二是从制度层面规范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昆明市市级机关部门职责分工协调办法》,为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起到有力支撑作用,有效解决部门间职责分工争议,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推动部门履职尽责。三是突出党建引领,深化“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开展日常走访2批次,选配2名年轻干部驻村开展工作,结合挂钩联系点实际,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展壮大市委编办挂钩联系点村集体经济。

供稿:黑晓明

审核:戚本福

Copyright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4号

单位名称: 中共昆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电话:(0871)63138891、63135586 邮编:650506

备案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技术支持制作: 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