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昆明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系列可推广运用的以“三定三评”为抓手 打造新时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模范机关、“每日推送”积少成多 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一线工作法”绘就群众幸福新蓝图、文化党建全方位推进 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万名党员进社区 服务群众零距离等鲜活经验。
以“三定三评”为抓手
打造新时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模范机关
——昆明市委组织部加强自身建设
组织部门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肩负着双重使命,昆明市委组织部以“三定三评”为抓手,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新时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模范机关。
一、 主要做法。定期学习,评议学风。制定《昆明市组织系统定期集中学习实施方案》,主题教育期间,通过视频调度全市约400名组工干部和乡镇(街道)组织委员,面对面随机出题“考试”,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定期开会,评议作风。制定《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职工作风民主评议方案》,对干部职工作风方面的表现,定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将评议结果作为了解评价各处室日常运行情况和干部职工一贯表现的重要依据。定期竞技,评议工作。制定《市委组织部机关关于开展处室长述职测评的实施方案》,每半年开展一次述职测评,处室长在规定时间内脱稿述职,分管部领导逐一点评。干部之间同台竞技,交流提高。
二、 实际成效。通过定期评议学风,督促组工干部真正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切实将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状态,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的效果。通过定期评议作风,进一步激发组工干部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主动谋划推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干事创业敢担当”的目的。通过定期述职,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精神。
三、 精髓要义。市委组织部以“三定三评”为抓手,不断改进学风,转变作风,切实提高组工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打造新时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模范机关,推动全市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任务。
“每日推送”积少成多 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昆明煤气集团利用钉钉办公软件打造“每日推送”学习平台,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学习,真正让学习融入日常。
一、 主要做法。针对人员分散、工作繁忙的问题,昆明煤气集团创新学习方式,探索开展“每日推送”学习,由2名党员每天发布有关学习内容,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充分结合这次主题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公司实际情况,形成一日一主题,一月一特色,每日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党的新思想新理论以及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等,推送全体党员学习。
二、 实际成效。通过“每日推送”学习,广大党员利用日常碎片化时间学习,每天吸收主流正能量的知识信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切实提升了学习实效,使广大党员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 精髓要义。“每日推送”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党员学习的及时性和广泛性不够强等问题,使广大党员干好工作的同时,又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及时学习到更多、更广泛的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知识。
“一线工作法”绘就群众幸福新蓝图
在主题教育中,昆明经开区阿拉街道党工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推行“一线工作法”,着力对老旧居民小区进行升级改造,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
一、 主要做法。聚焦群众“烦心事”,一线解民忧。位于阿拉街道办事处辖区九公里家属区,是典型的“三不管”老旧居民小区,过去,这栋红砖房墙体处处开裂,小区没大门、没物管,环境脏乱差;没公厕也没路灯,到处杂草丛生,电线密如蜘蛛网,路面坑洼不平,柴堆和垃圾肆意堆放,住户们住得提心吊胆。如何让“三不管”大变样,阿拉街道领导班子带头、党员干部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一线答疑问、一线解难题、一线推工作。经过改造升级后的老旧小区变了个新模样:外墙体粉刷一新,家家户户安装了防盗笼,道路硬化成柏油路,太阳能路灯亮起来了;监控探头、公厕、小区门禁都安装起来了,小区里栽上了绿化树和鲜花;健身器械、休闲小亭子等公共设施让大家休闲有了去处。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街道各项惠民工程、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社区治理及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打折扣、不拖时间、及时有效得到解决,诸多惠民工程项目都得以快速推进顺利验收。聚焦群众的“钱袋子”,一线促致富。阿拉街道党工委一线调研、一线施策,积极带领街道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清水社区党总支大胆创新、集体决策,把社区15600多亩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统一管理,让村民现场竞价承包土地,建立了“公司+农户”的股份合作经济模式,整合了土地资源,盘活壮大了集体经济,缩小了村民间的贫富差距。利用土地统管优势,社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公益建设,先后兴建了社区农贸市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完善了社区公共配套,丰富了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昆明市启动的“服务群众·感动昆明——我们身边的好干部(好班子)”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600多名群众自发联名推选清水社区好班子,最终,清水社区班子顺利当选。聚焦群众的“获得感”,一线优民生。阿拉街道党工委在提升城市基层党建上狠下功夫,一线了解群众需求、一线组织活动,让广大群众切实提升获得感。昌宏社区依托社区大党委开设“爱心门诊”和“爱心超市”,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就诊服务和购买商品优惠,为老旧小区新建休息凉亭,到居民小区帮扶困难群众等,切实为辖区居民解决困难问题。顺通社区与共建企业共同开展“无偿献血 你我同行”活动、“缅怀先烈 不忘历史”主题活动、扫黑除恶志愿宣传等,针对居民缴纳医保遇到的问题组织党员志愿者进入居民小区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二、 实际成效。路通了,灯亮了,水窖有了,火灾隐患消除了;大事有人操心,小事有人管,烦心事揪心事没有了;腰包鼓了,业余生活丰富了,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了。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深入务实的工作,主题教育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 精髓要义。立足实际,聚焦群众的“烦心事”“钱袋子”“获得感”,推行“一线工作法”,听民声解民忧,以实际行动让主题教育在基层走深走实,使群众在主题教育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文化党建全方位推进 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昆明经开区结合区内文创产业密集的实际,把推动文化建设与回应企业、群众诉求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惠民、利民、为民宗旨,以“党建引领,服务产业”为主题,建阵地、办活动、优服务、树品牌,抓实文化党建,引领全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 主要做法。一是建中心、办活动,服务党群有行动。在文创企业聚集的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内建设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童心向党 耀我中华 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自由象’杯云南撒梅文化摄影大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二是送政策、优服务,企业发展有方向。立足企业需求,及时将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信息传递到文创企业,吸引园区人才聚集,构建园区发展核心竞争力,成功引入“小米生态链谷仓学院云南分院”等一批双创平台企业。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共建共治、创新发展,寻求园区各方的“最大公约数”,为园区人才、投融资、产学研合作等提供服务。三是抓阵地、树品牌,产业升级有妙招。着力打造“1个党群服务中心+1个文化党建示范基地+10个文化(众创)点位”的“1+1+10”文化党建阵地群,强化阵地引领、阵地共享、资源聚合、政策扶持,加强“党建+双创、党建+非遗、党建+扶贫”等各领域运行模式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文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四是守初心、育人才,文化扶贫有实效。推出一系列文化党建人才培育动作,鼓励园区文创企业不忘初心,参与社会服务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做实文创产业扶贫。
二、 实际成效。一是文化水平大幅提升。策划选送的彝族合唱节目《白鹭飞来》,荣获云南省第十一届民族民间舞乐展演最高奖项——“彩云奖”金奖并在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播出。二是文创企业获得感增强。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家庭式、精准化服务,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推广活动73场,搭建创新创业平台14家,孵化企业525家,带动就业人数12714人。三是文化党建特色品牌形成。推出“紫云十三讲”“小米爆品公开课”等党建文化特色讲座活动,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为文创企业提供了常态化政治理论教育及文化理论传播分享平台,推动文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四是文化扶贫成效明显。强化文化党建引领作用,技术扶智,培养人才。 “祖氏滇绣”在云南省多个贫困地区成立刺绣合作社,培养滇绣人才;众多园区企业积极投身奖学、助学公益活动,以文化扶贫引领文化传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三、 精髓要义。立足园区实际,聚焦企业发展“特点”“难点”“痛点”,抓实文化党建工作,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活力,让企业得到实惠,让党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万名党员进社区 服务群众零距离
昆明市直机关党组织以“万名党员进社区”“关爱滇池·春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实现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 主要做法。一是服务精准到位。全面摸排掌握不同群众需求,推进服务形式多样化,设立环境整治、治安防范、便民服务、帮困助残、法律援助、维护交通秩序、关爱弱势群体、文化建设、保护滇池等岗位,根据志愿者特点进行定岗。活动中则根据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确定活动形式。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与机关党组织沟通联系机制、市级机关督查考核机制、志愿者服务档案管理机制,将志愿者服务情况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三是推行“网格”管理。将83个市级党组织分成83个“网格”实行规范管理,“网格”覆盖97个社区35条入滇河道,明确要求各单位每次活动参加人数不少于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二、 实际成效。2019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22批次,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次,在走访慰问群众、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反映社情民意、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劝阻不文明行为和保护滇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开辟了密切党群关系的新途径,丰富了在职党员与群众联系的形式,打通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氛围,树立了机关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 精髓要义。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志愿者服务就努力解决什么。市级机关党组织以解决春城人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实现服务群众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有效提升了志愿者服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