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昆明广播电视台组织党员干部50人,观看了北京市纪委与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影片《老百姓是天》。电影中“老沈”是以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同志为原型,展现了他任纪委常委并主管信访工作的十几年中,一身正气,秉公执法的优秀事迹,抒发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情怀,情节真挚感人。
观影后我台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和启发,一要学习沈祥瑞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本质。影片中“老沈”的母亲给观众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这位仁慈质朴的农村母亲告诫他的儿子:现在你当官了,但是人不能忘本,你要做一颗苣麻菜,老百姓饿了,喝了,给他们暖和的苣麻菜。母亲的教诲老沈时刻铭记心上。在他的心中,自己始终是从故乡大山里移植出来的苣麻菜。他甘愿做人民心目中的一棵“苣麻菜”,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把老百姓的事摆在第一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计较个人得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和困难。沈长瑞怀着对纪检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丝不苟地查办经手的每一件信访案件,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
二是学习沈祥瑞坚定信仰,身体力行的光辉形象。影片中有句对话,在顺利查处魏永旺以后,问一名村里的大姐:“老姐姐,你信共产党吗?”这位农妇眼含热泪地说:“我信!”正是“老沈”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是由于有沈长瑞这样贴心的好干部,才令人民群众相信我们党是老百姓的保护伞,跟随我们党才会有好日子过。
三要不断进步自律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片中“老沈”的战友“闵三”的例子给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了警钟。正如沈长瑞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一个人手中的权利都是老百姓给的,不要当了官就忘了本。我们中的大部份都来自普通家庭,入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今天我们的社会富裕了,各种腐败现象也随之滋生,“闵三”的教训是惨重的,我们每一个党员在金钱眼前,在权利眼前,要像老沈那样,两袖清风、浩然正气守得住自己的“本”。当片中老沈无不痛心地对闵三说:你已不在党了呀!闵三终究忍不住声泪俱下,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忏悔,但是已为时已晚。当看到这个场景的对党员干部的内心都是一次震动、一次警示,让我们时刻不要忘不了自己在党旗下庄重宣誓时的自豪。
影片感人之处很多,感人之余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沈祥瑞把老百姓当亲人,时刻把老百姓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人民至上,到我为止”的精神。联系到本职岗位,作为新闻媒体的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更要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创新新闻工作,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传播不能和受众“隔河”相望,新闻工作者应该走到群众中去,在贴地皮中把准时代的脉动,在接地气中感受民生冷暖,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我们的报道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每次采访报道扎扎实实地做实做好,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真诚地报道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舆论引导力,才会凝聚力量形成强大宣传声势,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
(责任编辑:储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