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举办的“国际视野下的华侨华人”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董中原,中国侨联顾问林兆枢、李祖沛、朱添华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侨联系统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和侨务工作者参加。此次研讨会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期间举办,共分三场,分别由中国侨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董中原,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张应龙,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主持。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华侨大学讲座教授庄国土作了题为“21世纪的国际关系和华侨华人”的演讲。他从“中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和华侨华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周边局势”、“与中国国际关系休戚相关的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对中国国际关系的影响评估”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国际关系和华侨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华侨华人是中国经济海外拓展的推动者和合作伙伴,中国与住在国友好关系的使者,海外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扩展者,海外人才引进的对象和媒介,维护中国边境、边海安全的友好力量和守护者。侨务是外交的重要内容,从晚清时期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参与国际外交后,涉侨事务就是外交的重点。如何整合华侨华人(侨务)资源,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之一,华侨华人研究应是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对象。
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加拿大沙省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李胜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六使讲席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兼华裔馆馆长周敏,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欧美同学会专家咨询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国福,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宋全成,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特聘教授李明欢也分别在会上做了演讲。
与会学者认为,庄国土等六位专家的学术演讲介绍了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思考,紧扣时事热点问题,研究视野开阔,论证贴切严密,分析鞭辟入里,使华侨华人研究学界对相关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昆明市侨联副主席毕娇娇应邀参加会议,在会上与相关专家学者就加强侨史侨情研究、推动侨务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更好开展昆明市侨联工作进行了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储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