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社区”揭牌仪式暨罗开瑚百岁寿诞活动在五华区大观街道办事处新闻里社区举行。省侨办党组书记杨锦昆,致公党云南省委主委李嵘,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杨皕等齐聚一堂,为“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社区”揭牌并共同庆祝老先生寿诞。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汽车司机及汽车修理技工回国服务团的简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3200余名风华正茂的南洋华侨子弟从东南亚各国回到祖国,参与到滇缅公路国际援华战略物资的运输任务中来。他们不畏艰险,出生入死,在滇缅公路上以血肉之躯筑就了一条“炸不断的运输线”。通过这条抗战生命线,共计抢运了50万吨物资,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近百年来华侨史上一次最集中、最有组织、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行动。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77年过去,绝大多数南侨机工已离我们而去,目前云南省仅剩罗开瑚先生健在,居住在五华区大观街道办事处新闻里社区。为铭记历史,传承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昆明市外侨办和五华区决定共同依托罗开瑚先生生活的大观街道新闻里社区,打造一个昆明市、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唯一的以抗战历史为主题、富有爱国教益、云南特色、国际影响的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社区。
该社区的打造旨在把爱国华侨抗战史和爱国主义精神带到百姓身边,以社区主题文化建设为目的,以南侨机工为载体,为昆明对东南亚特别是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交往增添平台和推手。社区将呈现南侨机工回国参加抗战的历史,讲述他们个人的故事;3200名机工的姓名被镌刻在英名墙上供机工的后人们缅怀;旧式南洋风格的咖啡厅将为市民提供休闲品味的场所;一些南侨机工当年使用过的物品将分批次进行展示;海外侨团和机工后代将可以在此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与此相关的纪念品和旅游产品将陆续开发;以此为起点的“重走滇缅路”文化旅游活动和“南侨机工进校园”等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持续开展;以此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氛围将辐射到周围街区,进而形成鲜明的城市名片。
时逢罗开瑚先生百岁寿诞,在“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社区”揭牌仪式上,还特别举办了罗开瑚百岁寿诞活动,省、市、区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纷纷向罗开瑚先生贺寿。
省侨办党组书记杨锦昆,致公党云南省委主委李嵘,昆明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杨皕和罗开瑚老先生一起为“南侨机工历史文化社区”揭牌
参加揭牌仪式的嘉宾们在镌刻着3200多名机工名字的英灵墙前合影留念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代表昆明市委向罗开瑚老先生贺寿
与会嘉宾与罗开瑚老先生一起切蛋糕
参观南桥机工历史展览
(责任编辑:储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