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创先争优

昆明市市级机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简报 2012年第5期 2012年2月23日

发布时间:2012-03-16 文章来源:
字号:[ ]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总结

   2011年,机关工委直属党委市人社局、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党委、市工商联机关党委紧紧围绕服务党员,规范管理,促进和谐的主题,扎实有效的推进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稳步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基本情况
   2011年,机关工委直属党委市人社局•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党委下辖党总支6个,党支部70个,管理流动党员2030人;办理接收组织关系268人,转出组织关系145人,办理出国人员党籍保留148人,办理来人来函,电话咨询服务工作5000余次。市工商联机关党委下辖非公企业党组织1350个(其中党委79个,党总支53个,党支部1218个),培训驻昆商会入党积极分子37名,发展党员1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思想建设,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流动党委始终把流动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时刻用党章来规范党员的言行,反复强调一个党员需要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要求全体党员以一个党员的思想觉悟,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思想觉悟,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并在组织学习中,以内容紧扣事实,贴近流动党员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党性教育,对党员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社会问题起到较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根据流动党员学历高,年龄轻,分布广,流动性大的特点,流动党委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党组织机构建设的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基层党总支,党支部的建设,把一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通过民主程序,选举担任党总支,党支部的书记委员。2011年年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新组建了一个党总支,使流动党委的组织机构更加合理完善。
   (三)强化日常管理,提升党员素质。一是根据流动党员的特殊性及特点,流动党委创新管理方法。采取“专人管理 有形管理 无形管理”的管理模式,对流动党员进行科学管理。建立了QQ群,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及时将流动党委的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党支部,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二是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宣传工作。创建和编印了第一个属于流动党员的内部刊物---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党委工作简报。三是组织开展了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的演讲比赛活动,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暨表彰和奖励2010年度“创先争优”大会,表彰和奖励了在此次活动中涌现出来的10个先进党支部,24名党务工作者,31名优秀共产党员。
 四是组织召开了昆明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党委贯彻落实中共昆明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动员大会,邀请市第十次党代会、第18党支部书记杨娜同志作关于参加党代会的心得汇报。五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志,坚持标准,认真培养,提高质量,多方考察,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11年,中心党支部发展了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六是组织流动党委编写和整理流动党员台账,并指定专人定期统计新进党员的基本信息和转出信息,编写流动党员数据库。
   (四)开展调研,掌握底数。年初,工商联机关党委向部分商会发出《昆明市行业商会、异地商会党建工作问卷调查表》,进行摸底调查。9月20日组织召开商会党建研讨会,对市工商联所属158家商会党组织建立、党员管理、党员作用发挥、党组织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进行探讨,就如何抓好商会党建工作等几方面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商会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9月23日,市委副书记李邑飞率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成联合调研组,先后到昆明温州总商会、永嘉商会、永康商会对商会党组织组建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对策。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10月21日至23日,市委组织部、人社局、统战部、民政局共同举办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包括市工商联40余家商会的400余名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提高两新组织中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对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10月29日至11月4日,组织永嘉商会党支部书记等相关支部负责人参加了由省工商联、省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工作培训及考察活动,对开展地方商会党组织建设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
   三、存在问题
   从调查摸底情况来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难点。
   一是去向难掌握。一些党员外出前未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
   二是活动难开展。一方面由于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流动时间又较长,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的活动;另一方面部分流动党员不主动亮明身份,不愿表露自己身份,使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造成了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管理难到位。由于外出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转组织关系、不开具党员介绍信、不持流动党员证,使其在流入务工地后,当地党组织无法确认其党员身份,造成了原党支部去流不知情,务工地党组织不知晓,致使外出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导致这部分流动党员原流出地党组织“难以管理”,流入地党组织“漏落管理”。 
   下一步,市人社局流动党员党委、市工商联将加对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凡是有3名以上党员的“两新组织”单位,都要求建立党支部。二是加强对基层党支部工作指导。规范组织生活制度。三是在各级流动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活动的开展促进流动党员管理。四是建立健全表彰和奖励机制。在流动党组织中开展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活动。用典型促进流动党员管理。

Copyright 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7号楼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154号

单位名称: 中共昆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电话:(0871)63138891、63135586 邮编:650506

备案号: 滇ICP备07000700号-1 技术支持制作: 昆明信息港